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70余条罚款“按黑板”是支付机构“必答”问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李兵熊跃近日,五家支付机构收到监管部门的“罚款”,分别是指定的“美的支付”)、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违规因素主要涉及违反预付卡管理规定、账户管理规定、销毁管理规定等。天津卡因违反预付卡业务管理规定被处以3万元处罚;拉卡拉因违反经营管理规定,没收违法所得6.14万元,并处罚款25万元;对智富支付违反经营管理规定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并没收罚款共计约69万元;南京市民卡被江苏省人民检察院警告、通报批评中国银行因违反预付卡管理规定,处罚8.5万元。其中,美的罚款缴纳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资料显示,美的支付注册资本2亿元,成立于2011年,2012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全国互联网支付牌照和手机支付牌照。 2024年支付方式揭晓后,美的支付业务类型调整为账户I的存储账户,业务范围全国。作为美的集团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唯一负责人,该机构聚焦于开链、供销、售后、物流等场景,为美的集团各业务单元、上下游、售后、物流等解决财务支付、资金等服务。酌情作出行政处罚的,缴纳罚款想法是“双重惩罚”。该机构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和销毁管理规定被指控。美的支付副总经理易某芬因违反美的支付账户管理规定的责任人被警告并处罚62.5万元。 “从上述支付机构的因素判断,表明机构在业务拓展过程中,整个交易流程,尤其是账户和清算环节,可以取消管理管理,这需要机构更加警惕。”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立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近期支付机构的罚款“违规领域高度集中,违规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 管理,提供银河转型,从延续“事后处罚”到“全链条、高质量”。强化坚持 坚持nce 是焦点。今年以来,支付行业监管力度仍在持续。年内,支付机构共收到70余起罚款(截至公告发布时间为准)。监管部门对支付机构的处罚涵盖反洗钱、商户管理、业务获取、预付卡业务、未按规定提交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等多个方面。同时,对于支付机构的违规因素,也存在未支付的情况。例如,山东洋支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未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被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分行警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楼飞登告诉南都记者据《证券日报》报道,《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出台,管理从“事后处罚”转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负责”。这并不是唯一受到管理的传统支付业务。跨境支付、数字支付、账本存储操作等新兴领域,账本操作成为关注焦点,也表明监管层正在推动支付机构提升合规性,完善高频次打击、高罚款违规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加强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监控;三是全链条管理,延伸至从“资金安全”到“系统安全”。对于未来支付管理的重点领域,楼飞鹏认为,账务合规、管理合规、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监控将是管理的重点。当前,反洗钱监管已进入更加严格的阶段。跨境支付业务涉及​​外汇管理、资金流向监控等方面,管理将更加细化。因此,支付机构仍需关注反洗钱和数据安全领域,增强企业管理和执行责任。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源于媒体合作社和机构。这是组里的个人意见。本文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按以下方式操作他们自己承担风险。